發布日期: 2023-03-08 09:03 來源: 荊州市史志研究中心
3月1日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《國家記憶》欄目組到荊州市史志研究中心采訪,為制作紀錄片《絕筆》(第三季)(暫定名)中李向群烈士相關內容進行取材。原荊州市史志辦公室總編審向耘應邀介紹1998年荊州抗洪的基本情況及李向群烈士的英雄事跡。
1998年夏,我國出現罕見的持續強降雨,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突然襲擊長江流域,8次洪峰首尾相連,百年一遇。182公里的荊江大堤守護著江漢平原、武漢等地數千萬百姓?!叭f里長江,險在荊江”……在采訪和錄制過程中,向耘作為1998年荊州抗洪的親歷者和《’98荊州抗洪志》的編纂者,講述了經歷的抗洪故事。8月17日凌晨,5.4萬名人民解放軍、武警部隊、預備役官兵同數十萬荊州人民一道,冒雨加固堤防,經過生死決斗,荊江洪峰高度從45.22米(分洪水位45米)下降到45.17米,直至44.67米,頂住了分洪的壓力,保住了荊江分洪區33萬人的家園。經過近90天的艱苦奮戰,200多萬軍民用血肉之軀筑起沖不垮的堤壩,奪取抗洪搶險斗爭的勝利,并形成“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,不怕困難、頑強拼搏,堅韌不拔、敢于勝利”的偉大抗洪精神。在這場人與自然的慘烈搏斗中,人民子弟兵發揮中流砥柱作用,涌現出李向群等一批英雄模范。8月5日,李向群隨部隊來到湖北,加入抗洪搶險突擊隊,和戰友們死守大堤。8月22日,年僅20歲、軍齡20個月、黨齡僅8天的李向群卻倒下了。位于沙市區觀音磯頭的九八抗洪英雄紀念亭,銘刻著在鏖戰世紀洪水中獻出寶貴生命的李向群等英烈的名字。
近年來,荊州市史志研究中心切實履行“存史修志、資政育人”的職責,編纂出版了《’98荊州抗洪志》《荊州市志》《荊州市情》《初心映照洪湖水》《洪湖革命根據地史》等地情書籍,并向社會各界贈閱,通過講好紅色故事、傳播荊楚文化、傳承紅色基因、賡續紅色血脈,進一步引導社會大眾和青少年知史愛黨、知史愛國。
(荊州市史志研究中心?蔡方可)
掃碼查看手機版
相關附件